2013年10月31日 星期四

從布魯納(Bruner)的發現式學習瞭解如何學習

布魯納為了落實發現式學習在教室的教學,曾經在小學的社會科發展了一套教材,名為「人:學科的中心」(Man: A Course Of Study)簡稱為MACOS的課程計畫,讓學生在社會科教學中發現三個問題的答案:1.人性是什麼?2.人性是怎樣形成的?3.用什麼方法發揚人性?

為了發現這些問題的答案,布魯納讓兒童學習有關人的社會行為:社會組織、兒童生活、父母角色、團體角色及文化概念。教授MACOS課程時,所使用的技巧包括:
(1)強調對比讓兒童比較人類與動物、現代人和古代人、大人和小孩行為的不同
(2)鼓勵兒童大膽的猜測以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方式去探索問題。例如:假設愛斯基摩人在獵海豹時如何決定要潛近哪個呼吸洞,然後再播放影片,展示他們如何真正作決定。
(3)鼓勵兒童參與活動,從直接經驗中發現知識。例如:安排學生扮演人類學家,從事觀察、蒐集資料、形成與考驗假設。
(4)喚起覺知,例如讓學生分析他們如何嘗試解決問題
我們似乎很少讓孩子真正的動手去學習,因為學生應該學習基本的原理,而不是記憶許多事實資料及孤立的內容。一旦他們知道了這些原理,他們可以獨立探究及解決問題,所以教師必須放手讓孩子成為一個問題題的解決者。

2013年10月30日 星期三

社會學習論---班杜拉(Bandura)

班杜拉提倡觀察學習(observational learning)又可稱為模倣學習或替代性學習,由於強調行為是在社會脈絡下和別人互動而形成或修正,所以又被稱為社會學習論。
他使用其有名的玩偶娃娃研究(Bobo doll study)來檢驗觀察學習的效果。將三組的幼童分別觀察一個成人攻擊玩偶娃娃的影片。一組看完後受另一成人獎賞,一組看完成人攻擊玩偶後接受另一個成人的處罰,一組看完後就結束(無結果)。看完影片後,每一位幼童被安置在和影片相同情境中十分鐘,加以觀察其行為。接下來,實驗者再以獎品鼓勵幼童模倣影片中的行為,觀察幼童的攻擊行為是否有變化。
研究結果有幾點發現:
1.經由觀察學習,若示範者的行為得到增強,個體較會模倣。這稱為替代性增強(vicarious reinforcement)
2.若示範者的行為受到處罰,個體較不會模倣。這稱為替代性處罰(vicarious punishment)。
3.即使示範者的行為沒有受到增強或處罰(無結果組),觀察學習還是發生。
4.替代性處罰只能抑制一時的模倣,當有強烈的誘因出現時,模倣行為仍可能發生,因為個體早就習得行為。
這個研究結果對於現今媒體充斥著色情暴力的情況有警惕的作用
尤其是某些水果媒體對於社會新聞的處理採用過份詳實的描述,對於兒童及青少年加以模倣的可能應要有所防範!

2013年10月28日 星期一

影響學習的重要原因---人格因素

以教育心理學的觀點來看:
一、自我概念(self-concept):是一個人對自己的看法或概念,是影響一個人行為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自我概念的特點包括:
  1.自我概念是有組織的
  2.自我概念是多方面的
  3.自我概念的多面組織是階級性的
  4.自我概念是穩定的
  5.自我概念是發展性的
  6.自我概念本質上評鑑性的(低自我概念的學生通常期待失敗,而有肯定自我概念的學生通常是高成就者。自我概念和學業間的關係在學校的早期就發生。例如:有些兒童閱讀能力不好,就因為他們認為自己不能讀,而因為不能讀就逃避閱讀,逃避的結果造成沒有足夠的練習,所以被老師叫起來讀的時候就讀不好,形成惡性循環。兒童和成人常是他們對自己看法的犧牲者。)
二、制控信念(locus of control)
可分成兩個向度
  1.外控:外控的人覺得自己不能控制自己的命運,不能知覺到其行為和結果間的因果關係。
  2.內控:內控的人相信命運操在自己的手中,並且瞭解努力和報酬是相關的。
兒童假如認為成功取決於他們自己(而不是機會或老師),就會比較努力工作。當他們比較努力並獲得成功,他們對自己的能力會有較好的「自我概念」。
三、焦慮(anxiety)是和恐懼、害怕有關的情感狀態。當一個人意識到情況的要求可能不是他所能處理的,他就會產生焦慮。
  1.高焦慮會干擾學生從教學中獲益的能力。
  2.考試的焦慮隨著年級增加,並且和學生的智力、學業表現愈有關係。
  3.焦慮有很多結果會引起學生社會和學業的問題。大部分高焦慮的學生有低的自我概念,為失敗責備自己,做白日夢,幻想以補償他們的缺乏成功。
  4.在某些情況下,焦慮和成績表現呈曲線相關。也就是焦慮引起個體注意,改進表現,但若焦慮超越某程度就會妨礙表現。
  5.大致上,焦慮傾向的學生比不焦慮的學生在成就測驗上,成績表現較不好。但若沒有評量的壓力下則表現一樣或較好。
四、從屬需求(need for affiliation)是想要與別人維持親密的、友善的人際關係。
  1.從屬需求強的孩子重視同儕的反應,喜歡與人一起工作。和別人一組工作對他們有好處。「高焦慮的孩子則喜歡獨自工作,因為和別人工作會產生比較的焦慮」
  2.高成就動機的孩子當教師提供適合於工作的回饋,表現較好;從屬需求強的孩子則喜歡較人性化的回饋。
五、抱負水準(level of aspiration)是個體對一份工作期待達到的表現程度。學生可能會預期考試的成績:生平無大志只求60分,要求自己要90分以上。
六、性別差異(sex difference):大部分的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認為性別差異是角色訓練和社會期望的結果,並非天生的。女性被社會化的結果,相信她們主要的成就來自於婚姻和孩子。她們被期望不具有競爭性,否則將被認為不具女人味。她們常被勸告不要顯露出其智慧能力,以免嚇跑男友,除非男友持讚賞的態度。

2013年10月23日 星期三

教育哲學20~21世紀 part1

英美教育哲學的主流~20世紀20年代~今


進步主義
人物杜威(Dewey)─「進步主義教育之父」
背景1870年Paker倡導學校改革,杜威加以修正並鼓吹,於1874年成立進步主義教育學會(PEA),被稱為美國「進步主義教育之父」。其主要受實驗主義影響,1920~30年代為極盛期。
中心思想(1)主張兒童本位教育      
(2)教育是生活本身而非未來生活的預備
(3)教育本質在於改變或促進改變,教育於固定目的。

教育主張
(1)目的:順其自然發展以促進自我實現    
(2)內容:必須直接與學生興趣相關
(3)作用:教育必須民主
(4)方法:問題教育法 
(5)教師角色:學生的顧問


永恆主義

 
*博雅教育*
1、Hirst認為博雅教育在培養理性的人,其方法為獲取個獨特類型的知識為主。
2、可分為三類:
(1)古希臘自由民族的教育:目的在成就心靈自由的人,方法為知識的獲得。
(2)通識教育:目的在造就心靈完整的人,方法為讓個人取得完備的知識。
(3)個人應有相當的自主能力來替自己人生中的重大事件做抉擇。
 永恆主義精華主義
背景新人文主義者反對進步主義強調的「變遷」,主張知識要回到絕對的原則。 
人物Hutchins、Adler、Hirst 
教育目的培養具有理性智慧的人訓練讀寫算基本能力,使學生藉此能力發揮潛能
方法閱讀經典名著,仿效其行為採形式訓練,重感官能力的增強
 反對「教育具經驗不斷改造」的看法;認為教育在學習永恆的知識反對兒童中心本位、注重學生興趣;主張教師中心,強調課程的重要性
 反對「變遷」的概念,認為教育是基於永恆不變的真理認同教育變遷的概念,此變遷在讓學生學得精華經驗以解決問題
相同(1)均反對進步主義   
(2)哲學淵源均來自理性主義,強調實施博雅教育
(3)均認為知識來源在文化傳統有關的基本學科 
(4)均不認為學習要顧及學生興趣
    




精華主義

重建主義
源起對進步主義做哲學上的重建,起源於1920杜威『哲學的重建』,大部份贊同其主張,不過認為教育不應該沒有目的。
人物孔茲(Counts)、杜佛勒(Toffler)、伊里奇(Illich)、布蘭梅爾(Brameld)
哲學思想(1)重建前題:社會或世界不完滿   
(2)哲學的改造在改造觀念
(3)文化決定人類經驗    
(4)知能的獲得是為將來的應用
(5)闡揚民主的哲學
教育思想(1)目的:前瞻社會脈動,促進社會改革 
(2)教育必須負起改造人心的責任
(3)喚醒改造的工作從學校開始         
(4)創造一個民主的新社會
(5)教育目的和方法有助於解決文化危機





存在主義









存在主義
背景(1)科技工業的發展(2)戰爭的影響 (3)哲學思想的反動
人物Kierkegaard、Nretzsche、Jaspers、Heidegger、Sartre(創造存在主義這個名詞)
哲學家思辨1、祈克果(Kierkegaard):
(1)呼籲「信仰的跳躍」,以便現代的個人可以接受基督教的上帝。
(2)當面對生命的抉擇情境,惟有當事人自己才能作抉擇、負起全責。
(3)人生路途有三個階段:趣味階段、倫理階段、宗教階段。
2、尼采(Nretzsche):
(1)權力意志:支配世界和人類行為的最大動因。
(2)超人:重視情意而不重視理智,訴求犧牲、紀律。
中心思想
(1)稱為「危機哲學」、「虛無哲學」「絕望哲學」:認為傳統哲學已走入死巷,要用存在主義來解除哲學的危機。
(2)強調人要超級環境的影響。「存在先於本質」,人要先有存在,選擇決定自己要成為怎樣的人,那就是本質。
(3)人是自主負責的。       
(4)人是有限的存有,強調變異和此時此刻。
(5)知識論:知識的來源是內在體驗,所以知識是個別的、主觀的。
(6)強調主客體的觀點:「吾與它」→個人把外界事物當作滿足私欲而加以操作的工具。「吾與汝」→個體承認每一個人都有一個熱情、意義、個別的主觀世界。
教育思想1、教育目的:
(1)培養人的基本氣質               
(2)知情意的整合教育及對焦慮的理解
(3)教育應致力於鼓勵學生瞭解自己本身
(4)強調可能性
2、教育方式:
(1)師生互為主體的互動              
(2)用教育愛促進情意的感受
(3)在遊戲中體會自我                
(4)學生融入教育活動中
3、教育內容:
(1)重視人文學科 
(2)重視人生意義與情意發展的材料
(3)由自然科學了解人的能力限制 

教育哲學20~21世紀part2




文化主義
背景 認為人的認識不能只從自然成份分析,對人的認識涉及到社會、文化、歷史等相關知識。
人物 狄爾泰(Dilthey)、李特(Litt)、斯普朗格(Spranger)
中心思想1、又稱「精神科學思潮」、「精神科學的教育學」。
2、方法論:體驗的心理學。個人如要領會或創造新文化,必須先設身處地,融入文化生活中。
3、價值類型論:在『人生的型式』中提出六種人格價值類型
(1)理論型(真)(2)社會型(愛) (3)審美型(美)
(4)宗教型(聖)(5)政治型(權) (6)經濟型(利)
教育思想1、教育目的:文化傳承與文化創造。
2、教育內容:取之於文化然後用之於文化,從文化社會中精選文化教材。
3、教學方法:(1)教育愛的強調 (2)主觀個性客觀化
4、教育愛:
(1)對象為全體學生 
(2)愛學習進步的歷程 
(3)是全心全意付出,不求回報



新唯實主義
人物 懷德海(Whitehead)
思想淵源 是唯實主義的修正,以經驗主義為主軸,重視科學,對於事物的實在性用數學的觀點去看待。以邏輯與語言分析方法來解決哲學問題。
教育觀點 (1)知識教育:知識的獲得是對外在世界的知覺,要以科學的訓練來獲取精確的知識。
(2)人文教育:培養自由的公民。從文化教育與工業教育入手。
內涵 (1)理想:兼顧博雅教育與專才(技術)教育。
(2)目的:培養有用的人才。
(3)內容:文學、科學與技術課程。          
(4)方法:發現與研究。
(5)教育節奏論:認為生命是創造與進化的過程,是循周期的律動而發展。
階段 年齡 內容
浪漫階段 兒童期、小學~中學初期 重想像力的發揮,以新鮮且神奇的事物為教材
精確階段 青少年期 重語言文法、科學原則,養成分析事實的能力
概括階段18~22歲的青年期 理解各種現象,探求綜合性的原理原則
 
分析學派與
邏輯實證論
人物Shlick、Russell、Moore、Witlgenstein、Ayer、Peters、Scheffler
背景 (1)Shlick倡導科學的哲學,拋棄形上學,使用邏輯分析→Russell發展「邏輯實證論」、Moore開創「語言分析」→Witlgenstein及Ayer綜合建立「語言分析哲學」(觀念分析哲學)。
(2)觀念分析於50年代的代表人物為Peters、Scheffler。(倫敦路線)
特徵 (1)反形而上學,重視邏輯經驗 
(2)顯示各種論證和設證所建立的知識型態
(3)語言文字的解析
影響 (1)教育語言的釐清
(2)倫理規範無必然性
(3)教學科目重數學、邏輯、文法與語意學
教育主張1、羅素(Russell):
(1)目的:培養有用的公民。 
(2)內容:生活知識及品性教育。 
(3)方法:引導與啟發。
2、皮特思(Peters):
(1)教育三大規準:合價值性、合認知性、合自願性。
(2)教育無外在目的
3、謝富樂(Scheffler):
(1)重視事實         
(2)重視教學方法與學習方法
結構主義

後結構主義
人物 索緒爾(Saussure)、阿圖舍(Althusser)、李維史陀(Levi-Sreauss)、皮亞傑(Piaget)
內涵 (1)於二次大戰後興起,取代存在主義。
(2)認識論:是理性主義的一環,以形式主義符號為方法,探究對象本質的「內部一致性」。重要概念為「構造」。
(3)方法:強調結構內部的「隱藏深層研究」。由現象分析入手。
教育啟示 (1)教育屬於社會結構中的一要素     
(2)教育具有自身的特質並能繼續發展
(3)了解個人要從結構開始           
(4)教育改革是社會整體發展的反映
(5)教育研究必須掌握教育的深層結構
 

教育哲學的發展17世紀以前

教育哲學的發展趨勢

英美教育哲學的主流~17世紀前







唯實主義




內涵
1、哲學中稱「實在論」、「唯實論」;教育中稱「實在主義」;文藝中稱「寫實主義」。
2、主要是表達對認識主體與客體之間關係的看法。
3、中世紀(6~13)經院哲學(教父哲學)出現「思維與存在」的論戰,其教育哲學思想特徵為「黨同伐異」,主要分為兩派:
(1)唯實論:主張普遍概念是客觀存在的,即「共相是實體」,承襲柏拉圖、聖奧古斯丁的觀點。
(2)唯名論:認為普遍概念只是名稱,只有個別感性事物才是真實的存在,即「共相是名稱,殊相是實體」,承襲亞里斯多德的觀點。
4、17世紀唯實主義:(與唯實論不同)
(1)是一種對人文思想的反動,受到注重事物研究的科學態度而興起,強調內容與實際的感官,認為知識的來源主要得於經驗。
(2)認為外在事物有其客觀的存在,人們所持的觀念要與外界相符應才能算是真的知識。
(3)受到經驗主義大師洛克的支持;18世紀受自然主義大師盧梭鼓吹。



類別
人文唯實論人物米爾頓(Milton)、康門紐斯(Comenius)
內涵1、教育主張「閱讀古文體認生活」、「重視方言價值的實用性」、「課程重廣博」。
2、主張希臘「文雅」教育的復活,是「泛智主義的象徵」。
3、改進人文主義思想,強調地方語言,促進現代國家的形成。
社會唯實論人物孟登(Montaihne)、拉伯雷(Rabelais)
內涵1、Montaihne注重旅行教育,主張廢除體罰;Rabelais強調衛生保健的重要性。
2、認為語言研究不能包括教育的全部,強調教育目的在處理社會生活的問題。
感官唯實論人物威斯夫(Vives)、康門紐斯(Comenius)
內涵1、主張感官為吸收自然的探索知識來源,強調實物教學、直觀教學。
2、奠定後世教育心理化的基礎,認為凡家庭、鄉村的學校,均應負推廣教育功能。

理想主義
(1)又稱「唯心主義」、「觀念主義」,主張決定存有的是心靈、精神或思想。(與唯物論相對)
(2)自柏拉圖開始,17世紀Leibniz首次運用Idealist這詞;18世紀被用來稱呼Berkeley的理論;19世紀Hegel將觀念論提高到最高峰,建立「絕對觀念論」。
(3)在哲學主張:唯心是世界本源,外在世界乃觀念所生。
(4)知識論主張:知識市主觀的,知識的來源主要靠理性作用,是領悟宇宙真理的內在觀念。
(5)倫理標準是永恆且普遍的,重視尋求真理且完美的道德品格。

理性主義
人物希臘三哲、史賓諾沙(Spinoza)、笛卡兒(Descartes)

內涵
笛卡兒(Descartes)
(1)善於懷疑傳統習俗、權威學說,被稱為「第一位現代哲學家」。
(2)心物二元分立形上學:人的心靈能力是先天而來,只要善加運用認知法則,即可獲得真知。
(3)理性思維的內容是先天的:透過「理性直觀」、「理性演繹」來求知識。
(4)著『方法論』,以「我思故我在」確立了「自我」(思考)的必然性。


經驗主義



經驗主義
 
人物伊比鳩魯學派、洛克(Locke)、柏克萊(Berkeley)、休姆(Hume)、培根(Bacon)
內涵1、培根(Bacon)
(1)著『新工具』,強調「知識就是力量」,主張教育目的是在獲取實用的知識。
(2)知識即科學知識,知識的研究應從事實的觀察入手,然後歸納成結論,用於實際活動。
(3)「仿蜜蜂方法」:蜜蜂在外有選擇地採集花粉,經自己內在消化再釀出蜂蜜。指能廣博閱讀而又能提出己見的研究方法。
(4)破除四大偶像:種族偶像、洞穴偶像、市場偶像、劇院偶像。
2、洛克(Locke)
(1)教育過程為由外往內的「注入」,為「注入式教學」的理論基礎。
(2)主張所有知識必須靠經驗獲得,知識內容主體是靠自己建構而成。
(3)感官經驗來源為「外感官經驗」、「內感官經驗」。
(4)著『教育叢論』,持「教育萬能論」觀點。主張以德育作為教育目標,理性要靠後天環境(教育)的訓練。「健全的心靈寓於健康的身體」。 

教育哲學18世紀整理

英美教育哲學的主流~18世紀




自然主義
人物 盧梭(Rousseau)──「教育界的哥白尼」
內涵 (1)解除束縛,返回自然          
(2)自然教育就是「消極教育」
(3)自然教育就是尊重學童價教育  
(4)自然教育就是實物教學的教育



愛彌兒
1、三位教育說:人的教育來自三種途徑→
(1)自然的教育(2)事物的教育(3)人的教育
2、教育階段
時期 年齡 內容
嬰兒期0~2保健
兒童期3~12感官發展(消極教育的年限為12歲)
青年前期12~15探討大自然奧秘、手工工作(15歲前不必有書)
青年期15~20正式教育的開始時期
女子教育 男女「天生自然」有差異,女子應以順從取悅男人為天職,以作賢妻良母為目標
.







批評主義





 
人物 康德(Kant)
內涵
融合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即批評先有標準,再透過標準的檢視,接受正確知識,拋棄不正確的信念。著有『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三大哲學巨著。
知識論 (1)知識由先天理論與後天經驗所構成    
(2)理性具指導作用(統覺能力)
(3)知識獲得的過程:感官→整理→知性→判斷→融入→知識體系
(4)知識範圍止於現象界(不及心靈問題)。
道德哲學 (1)無絕對的善,善的形式不受經驗的制約。
(2)「道德義務」:指為道德而道德,並無任何附帶條件或要求。
(3)道德體系分自律與他律,注重意志的自律,而非外部的制裁。
美學 (1)性質:美是無私的滿足感      
(2)分量:普遍地在主觀感情「共相」下所建立的
(3)關係:自然美、自由美、存依美
(4)樣態:美是主觀的
教育思想1、教育目的:實現道德教育與提升人類素質。
2、教育方法:
(1)三化教學:「教化」發展個性;「開化」促進文明發展;「德化」培養世界公民。
(2)訓育方法:主張先防止為惡,再積極加以輔導教化。(管束過程不訴諸外力的獎懲)
(3)道德教育:「自律的殿堂必經他律的大門」,最終目標是「意志自律」。
影響 (1)學思並重  
(2)道德教育在使兒童服從規律  
(3)訓練意志,啟發內在理性
人文主義
 人文主義 新人文主義
時代14~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18世紀啟蒙運動後
相同思想 以希臘羅馬式的古典文學和文化關係為主
相異思想 (1)恢復「羅馬」古典時代文化
(2)注重形式、模仿語言、文字、生活
(3)機械與盲目式,流於裝飾的表象
(1)恢復「希臘」古典時代文化
(2)不注重形式、模仿,重人文世界觀
(3)強調自覺、批判與選擇